中科院未来科学家培养计划 科技创新教育中国万里行

网站首页    昆山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协会    技术交流    中科院未来科学家培养计划 科技创新教育中国万里行

2015年3月25日

 2015年3月14日,是伟大科学家祖冲之纪念日,为了“弘扬祖冲之科学创新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昆山市宣传部邀请中科院老专家技术中心未来科学家培养计划科技创新教育讲师团金敏副团长在昆山登云科技职业学院(J1楼)一楼多功能厅科普讲座。

这次活动的有市政协吴卫东副主席组织,宣传部、市教育局、市科协、市社科联、市文化研究中心、市祖冲之研究会分管领导,市政研会成员单位,各乡镇领导以及昆山登云科技职业学院200多名大学生聆听。

讲座由庄吉主持,首先由市政协副主席、市祖冲之研究会会长吴卫东讲话;接着创新人才教育研究会金敏专家科普讲座——发明从发现中来。

    金敏老师首先简介了祖冲之(429—500)是我国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数学家、科学家。他从小接受家传的科学知识。青年时进入华林学省,从事学术活动。其主要贡献在数学、天文历法和机械三方面。在数学方面,他写了《缀术》一书,被收入著名的《算经十书》中,作为唐代国子监算学课本,可惜后来失传。祖冲之算出圆周率π的真值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相当于精确到小数第7位,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成就。

    接着从祖冲之圆周率π的发现到发明从发现中来。发明创造在某种程度上与发现是紧密相连的,没有发现或许就没有发明。

   发明是在发现新的问题、新的事物后产生新的想法,或对现有技术发现不足和缺陷,进行改进并付诸实施的过程。

发明创造之行始于足下。仅创造和设计并不是难事,但它却需要同学们脚踏实地“从头做起”,这个“头”就是要会发现问题。

要求学生从“小”起步:就是要瞄准发明创造的小目标;从“小”着眼:就是要随时注意发生在身边的小问题;从“小”入手:就是要把自己的发明念头体现为小设计。

金老师在讲座中列举许多在生活中的发现,进行深度思考,精心设计,变成发明作品以及产品。

金老师并且要求大学生走进企业去发现,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到企业中学习,为企业服务,也可以成就自己 。

最后金老师要求大学生们“换一双眼”去发现问题,“换一角度”去提出问题,“换一思路”去分析问题,“换一方法”去解决问题。

讲座大厅掌声不断响起,点燃了大学生们发明兴趣,并且传授了发明方法,使他们终身受益。

http://s.yun12.cn/kssqsng/images/2zemiz4uw4p20191025144256.jpg

http://s.yun12.cn/kssqsng/images/po4cpm5junz20191025144256.jpg


2019年10月31日 15:02
浏览量:0

信息详情